對硝基苯甲醛對氯苯甲酰腙具備農藥開發價值
發表時間:[2016/08/03]
發展對害蟲高效、對環境及非靶標生物安全的生物合理性農藥已成為現代農藥發展的主流。酰腙類化合物分子中同時含有氧原子與氮原子,容易與金屬離子形成配合物,可以參與生物體中氫鍵的形成,增加受體之間的親和性,進而可以抑制生物體內諸多生理化學過程,利用這一性質來找到更好的新型農藥顯得十分重要。前期我國科學家試驗了13種含酰腙結構的新型吡唑酰胺衍生物對小菜蛾幼蟲的胃毒、拒食作用,通過分析結構與活性關系,認為酰腙類化合物分子苯環上是否含有氯原子及酰腙一端取代基團的大小對生物活性有較大影響。
長江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科研人員根據基團活性疊加的原理,以對氯苯甲酸、甲醇、水合肼、對硝基苯甲醛、對甲氧基苯甲醛、苯乙酮為原料,設計合成了對硝基苯甲醛對氯苯甲酰腙、對甲氧基苯甲醛對氯苯甲酰腙及苯乙酮對氯苯甲酰腙等3種含氯原子的酰腙類化合物。目標化合物的結構通過核磁共振氫譜、元素分析和紅外光譜進行了表征,并試驗了目標化合物對菜粉蝶幼蟲(菜青蟲)的殺蟲活性?;钚院Y選試驗結果表明,對硝基苯甲醛對氯苯甲酰腙的觸殺活性和胃毒活性最強。系列濃度試驗表明,處理24小時后,對硝基苯甲醛對氯苯甲酰腙對菜粉蝶幼蟲的觸殺活性和胃毒活性的EC50分別為497.85 mg/L、287.01 mg/L;處理48小時后,二者分別為272.21 mg/L、145.75 mg/L。
根據以上試驗結果,研究人員認為對硝基苯甲醛對氯苯甲酰腙對菜粉蝶幼蟲具有較強的觸殺活性和胃毒活性,具有進一步研究和開發的價值。(劉剛)